一邊撤銷學生簽證,一邊高喊 “我們需要國際學生”,2026還能去美國留學嗎?
瀏覽量:次
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,美國對于國際學生還是很雙標的,這邊移民局撤銷部分國際學生的簽證,那邊又高喊“我們需要國際生”!
許多準備申請的同學和家長徹底懵圈:美國到底還歡不歡迎我們中國學生?2026年留學美國還靠譜嗎?
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這波“神操作”背后的邏輯,也給正在規劃美國留學的你一些切實的建議。
簽證撤銷背后,其實有跡可循
首先我們要搞清楚:撤銷學生簽證的不是學校,而是美國移民局。而被撤銷簽證的學生,大多涉及以下情況:
①長期不出境卻長期不入境,I-20失效;
②被學校停學/開除后未及時離境;
③材料造假或背景敏感被二次審查。
說白了,美國不是在驅逐留學生,而是在清理“逾期滯留和違規滯留”的人群。從前幾年到現在,這一步其實一直在進行,只是最近更加嚴格。
那為什么大學還在拼命喊“我們需要國際學生”?
答案就三個字:太缺錢。
國際學生的學費通常是本地學生的2-3倍。一所大學如果國際生比例下降,財政壓力會直接飆升。
哈佛、MIT、UC系統等名校近年來都公開強調國際生的重要性,本質上是在向移民局“喊話”:別攔著他們來交學費!
所以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:大學和移民局其實是在博弈。大學要收入和多樣性,移民局要安全和合規。
那么問題來了,2026年還能去美國留學嗎?
當然能去,但門檻可能會更高、審核更加嚴格。
如果你還認為有錢就能去美國讀書,建議盡快更新認知。如今美國留學早已進入“篩選模式”,尤其是STEM專業(科技、工程、數學類),簽證審核越來越謹慎。
但反過來看,如果你:
①學術成績扎實;
②申請材料真實清晰;
③學習計劃合理明確;
④無敏感背景/機構關聯;
你的美國留學之路依然暢通,甚至因為競爭減少,名校錄取概率反而可能提升。
接下來怎么準備?記住這三點
1. 謹慎選擇專業&學校
避免高敏感領域(如航空航天、AI、核技術等),如果非學不可,盡量選擇非國防七校背景、課程偏理論而非應用的項目。
2. 材料真實,信息一致
簽證官越來越愛翻“舊賬”,從前后的學習計劃、職業規劃,到家庭資產來源,都必須邏輯清晰、經得起推敲。
3. 提前規劃,預留時間
Check(行政審查)已成常態,建議提前8-12個月啟動申請,預留出可能的審核時間,千萬別卡著開學時間辦簽證!
國內學生和家長應理性看待,積極準備
說到底,美國依然歡迎真實、優秀、守規則的國際學生。如果你符合條件,就不用過度焦慮。更重要的是,政策越緊,信息越不能錯!
如果學生對選校、專業選擇或者未來就業方向有疑問,那么可以和靠譜的顧問老師聊一聊,提前規避風險。
我團隊的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條件(院校、年級、GPA、專業、語言成績)提供留學規劃方案和選校策略(僅限26fall/27fall/28fall),可以添加衛星一對一溝通:zhiyouv5

